(经济观察)以软补硬,中国先进计算补“生态短板”
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的先进计算在硬件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但应用、生态、人才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正在加快补足这些短板。
先进计算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石。融合了超算、智能计算、量子计算等多种计算技术与服务的先进计算,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2018年,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在天津启动。该中心由中科曙光牵头,联合多家产业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作为核心单位共同组建。目前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已在北京、天津、苏州、青岛、合肥地区布局。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迟学斌在本周的首届中科院“先导杯”并行计算应用大奖赛收官之战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先进计算除在科研领域应用外,在一些工业领域也能发挥作用,如在传统的飞机、汽车的设计与制造方面,汽车的外观设计、碰撞试验方面,现在完全可以用计算机来完成。
制造、医疗、零售、能源等传统行业企业,借力先进计算进行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节能化等改造,能实现加速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但前提是要有相应的软件,这也是目前比较急需的”,迟学斌表示,企业或者科研院所用的大部分软件还是来自国外,国内也正在自主研发相应的软件,这需要一定时间。
大赛所提供的平台是中国国产先进计算平台及完善的异构编程环境。迟学斌表示,这些年中国在先进计算机研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在应用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表示,整体上中国的先进水平计算比国际先进水平相差几代,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弥补短板。中国应该采取“以软补硬”的技术路线,大力发展以并行计算为代表的软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硬件的不足。
“一个好的算法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几十倍,甚至可以带动这个产业”,李国杰表示。
中科院“先导杯”并行计算应用大奖赛致力于推动计算机基础软件研发及重要应用领域的突破创新。
据介绍,大奖赛共产出了近百份创新应用的移植、优化成果,涉及生命科学、材料模拟、计算化学、物理、天文、气象、海洋、石油、地质等二十几个领域的交叉应用。
大奖赛紧急增设“抗疫”专项奖励。一支来自兰州大学的参赛战队提交的应用项目,可以缩短新冠肺炎药物的研制周期。该成果目前已被国际生物信息学顶级期刊《生物信息学简报》接收。
迟学斌表示,在计算人才的培养上,中国还存在一定不足。先进计算应用软件人才需要交叉学科背景,起点和要求比较高,这样的人才还比较缺乏。
这次大赛有200多所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的601名选手、近500支战队积极参赛。这对培养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科技部表示进一步加大前沿技术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支持力度,先进计算、核心软件、宽带通信等均在支持之列。
国产计算平台的生态建设也至关重要。“软件的研制不是一朝一夕,是长期的积累过程,可能再过十年、八年,也许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迟学斌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