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8月27日电 题:改革营养溢四方——深圳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见闻
新华社记者孙飞、印朋
“蛇口模式”复制推广,“深圳制造”驰名海外,“深商现象”诠释企业家精神……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这块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创新推动发展,迸发溢出的改革营养惠及四方。
从“蛇口模式”看制度创新激发城区“生命力”
7月,一场不同寻常的线上招商引资推荐会在大连举行,伴随直播镜头,不少网友从多个维度了解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这里由辽宁省、大连市与招商局集团合作开发建设,参照“前港—中区—后城”的深圳“蛇口模式”,打造融“港产城创”于一体的东北亚“新蛇口”。
不仅是大连、漳州等国内城市,在白俄罗斯“蛇口模式”也展示了极强的制度生命力。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个蛇口走出的著名宣传语,如今矗立在白俄罗斯明斯克东郊的中白工业园,这里有“‘一带一路’明珠项目”之称。借鉴深圳的开发建设经验,园区办公、研发大楼拔地而起。截至目前,园区共引进投资项目60个,协议投资额11.7亿美元。
分配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住房改革……蛇口工业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在这里,“前港—中区—后城”的外向型经济园区建设运营模式,摸索总结、复制推广,极大地解放发展生产力。
分居深圳南头半岛两侧的蛇口与前海,历史在这里交汇,创新在这里书写。
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的前海,10年来,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560项,其中全国复制推广51项,区域复制推广434项,用一张白纸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
近期,海南儋州与前海签署合作备忘录,围绕推动务实合作交流、制度协同创新等方面推出具体举措,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迈出和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的坚定步伐。
从“深圳制造”看科技创新引领经济“核动力”
“5G智慧之城”正成为深圳的“新名片”。8月17日,深圳宣布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建成4.6万个5G基站。
从“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到亦步亦趋的跟随式创新,再到“无中生有”的源头创新,“从深圳看中国的发展奇迹,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说。
时光荏苒,一批科技种子从深圳走向外省甚至外国,燃起炽热的创新火焰。
在深圳设公司总部、在成都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在北京设立临床研究中心、在上海成立商业中心……类似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布局模式,同时发挥深圳的创新优势以及其他区域的资源禀赋优势,正成为深圳一些企业的选择。
2019年8月,微芯生物成功登陆科创板。“希望通过自身行业经验,帮助中国资本市场挖掘更多优秀的创新型医药企业。”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说。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在非洲市场,传音手机占有率已达52.5%。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深圳民企缘何成为“非洲手机之王”?
在传音控股董事长竺兆江看来,传音在非洲取得成功的法宝之一就在于“解决消费者的痛点”。传音开展脸部轮廓、曝光补偿、成像效果分析,发展出深肤色用户的美肤模式,帮助非洲消费者拍出更加满意的照片。
从“深商现象”看管理创新赋能市场“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
“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从淘金者到创客再到企业家,一代又一代来深的奋斗者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为我国企业家队伍留下了浓重的“深圳印记”。
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说,深圳90%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深圳的突出优势。
知名的深圳企业家群体,正形成努力奋斗、创新创业的“深商现象”,书写“敢于冒险、崇尚创新、追求成功”的创新创业故事。
“在深圳,要比别人发展快,就要有好的点子、产品,就要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说,深圳企业家大多有忧患意识,这种感觉不断倒逼企业变革创新。
自2019年起,深圳市政府将11月1日设立为“深圳企业家日”,以此更好弘扬企业家精神,引领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