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娱乐

“合拍片已经成为香港电影创作的主流”

来源网络2020-08-21 18:10:05 1549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举办线上讲座,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燕剖析香港与内地合拍片历史与现状:

  “合拍片已经成为香港电影创作的主流”

  羊城晚报记者 胡广欣 实习生 李昀泽

  2019年,《廉政风云》《扫毒2》《叶问4》《新喜剧之王》四部合拍片稳坐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前四位,合拍片成为香港电影创作的主流。同时,合拍片也是内地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总榜前十位中,就有《红海行动》《美人鱼》两部合拍片跻身其中。

  8月15日下午,由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办的周末电影讲坛举办《香港与内地合拍片的历史关照与现状观察》线上讲座,请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燕,剖析香港与内地合拍片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历史回溯

  上世纪90年代诞生多部经典合拍影片

  2004年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贸易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为香港与内地合拍片奠定了政策基础,促成了往后十多年合拍片的繁荣发展。其实,从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与内地就开始了电影上的合作。内地拥有大量自然和人文风光以及较低的人力成本,吸引着不少香港电影人前来进行创作。

  电影《少林寺》(1982年)便是合拍片兴起的标志。《少林寺》由香港中原电影制作公司拍摄,张鑫炎导演。影片在武术队中挑选真正会功夫的演员、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取景实拍,明显区别于当时在片场拍摄的香港武侠电影。《少林寺》公映后大获成功,香港票房高达1600万港元,更成功开拓了国际市场,海外版权总收入超过2000万港元。

  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是合拍片的一个小高潮,许多香港的电影公司与内地的电影制片厂合作,合拍片年产量超过30部。港片迷津津乐道的多部经典之作其实都是合拍片:《新龙门客栈》(1990年)由香港思远影业公司与潇湘电影制片厂共同拍摄;《黄飞鸿之狮王争霸》(1993年)由香港嘉禾电影和北京电影制片厂共同出品;《霸王别姬》(1993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香港汤臣电影等共同出品。

  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合拍片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陷入低潮。直到2004年,CEPA的出台及时止住了合拍片的颓势,香港电影可以以合拍形式进入内地,不受每年的进口电影配额影响。张燕认为:“这是香港电影登陆内地门槛最低、承担风险较小、分享收益较多的重要方式,而且也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创造新的电影生产力。”

  合拍现状

  “新主流电影”和“新香港性”引领潮流

  CEPA出台至今已经16年。在香港电影市场萎缩、内地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合拍片已经取代纯港片,成为香港电影创作的主流。张燕在讲座上展示了一组数据:2019年,香港电影市场全年影院首轮上映的影片共有326部,香港电影包括合拍片46部。目前香港电影年产量维持在50部左右,而当中大部分都是合拍片。

  张燕分析,当下的合拍片出现了两个新潮流。一个是“新主流电影模式”:“有些合拍片能在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叙事模式中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不少香港导演都拍摄了内地故事,比如林超贤导演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紧急救援》、刘伟强的《中国机长》、李仁港的《攀登者》等。同时,也有内地导演拍摄香港题材电影,这就形成了一种互补互通的状态。”

  另一个潮流是“新香港性”。张燕认为,2010年左右诞生的《岁月神偷》《叶问》《十月围城》等一批电影均呈现出典型的“新香港性”文化景观。这些电影以怀旧元素表达“港味”,是对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香港电影的一种传承。在她看来,这些电影塑造了一个正面的香港形象:“比如《叶问》,片中叶问这个角色继承了传统武侠片中行侠仗义、为家为国的英雄形象,而且将他英雄的一面与生活中普通丈夫的一面结合得很好。它不仅是功夫片,也重新塑造了香港人的正面形象。”

  未来展望

  粤港发挥各自所长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在张燕看来,内地和香港在电影创作上各有优势:内地的素材、资金、风景等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香港则在人员和技术上相对突出。而广东和香港这对“邻居”,更是有着非常大的合作空间:“粤港之间的合作是有历史渊源的,香港制作的第一部电影《胭脂》(1925年)就是在广州取的景。当下,广东是一个电影大省,市场容量非常大。”

  在未来的电影生产中,香港和广东可以如何分工?张燕坦言,香港一直扮演的是电影创作的角色,尤其是商业化类型作品的生产。在她看来,香港和广东的语言、文化相通,电影创作和观众所能接受的理念也是相通的,未来两地可以尝试发挥各自的所长:“电影的故事内容可以多跟广东本土接壤,香港则更多地发挥‘讲好故事’的功用。”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刷新 快审榜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

发表评论

  • * 评论内容:
  •  

精彩评论

  • 无任何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