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题:光影·盛会·古都——北京国际电影节十年回眸
新华社记者涂铭、张漫子、谢昊
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摄制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开启了中国电影史的光辉篇章。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由此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
2011年,北京国际电影节诞生。十年来,秉持着对传统与创新的尊崇、对表达与聆听的热情、对交流与合作的渴望,北京国际电影节打开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一道门,开启了世界感知中国电影文化的一扇窗,在光影之间不断“书写”中国故事新的篇章。
新活力
每逢进入“北影节时间”,燕山脚下的雁栖湖畔,星光璀璨。
十年来,北京以她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崭新的身姿迎来世界各地电影的“绽放”,也吸引张艺谋、陈凯歌、成龙、陈可辛、基努·李维斯、吕克·贝松、苏菲·玛索等全球著名影人的目光和脚步。
以影人为经,以影片为纬,北影节勾勒出一个汇聚全球视野、包容多元文化的电影世界。依托日趋成熟的电影节架构,北影节屡创精彩。
——为增进中外交流,鼓励高质量创作,“天坛奖”自2013年设立以来,吸引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的4600余部影片报名参评,50余位世界著名导演和电影大师担任评委,推出了《音乐家》《流浪地球》等精品佳作。数百位中外影人齐聚百场高峰论坛,引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前沿。
——拥有深厚底蕴、丰厚资源的北京,在北影节带动下,影市活力得到释放。仅电影节期间,电影市场签约额从第一届的27.94亿元,增长至第九届的309.03亿元,累计签约额突破1319.39亿元。
北影节不仅是行业的盛会,也是影迷期盼的节日。“北京展映”,这个北影节中持续时间最长、最受影迷喜爱的板块,十年来,以数千部中外佳作点燃百万影迷的热情。
新交流
北影节成长的十年,也是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十年,是中国电影更自信、更开放的十年。
我国年电影票房收入由2011年的131亿元增长至突破642亿元,一大批电影佳作绽放银幕,多类型、多元化、多品种的创作生产格局日渐形成……北影节不仅是这傲人“成绩单”的见证者,更是有力推动者。
——世界感知中国文化的一扇窗
电影在展示一国文化方面的优势往往得天独厚。世界渴望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电影责无旁贷。当中国快步走向世界时,北京需要一种对外文化交流的有效手段,让世界感知东方文明的真谛。北京国际电影节使命在肩,应运而生。
十年来,通过北影节,更多中国电影被海外观众所了解,在具有独特人文风情的影片观赏中,文化和心灵的相通相融,就在潜移默化之间发生。
北影节的老朋友、《狮子王》《精灵鼠小弟》导演罗伯·明可夫说:“展现各国影片,讲述不同文化背景的故事,如今北影节已是一个‘国际化社区’。”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一道门
在首届北影节启幕时,中国电影产量位居世界第三,规模不小,但实力不强。当时的北京亟需学习国外先进的电影制作理念和运营管理模式,增强电影产业的活力和实力。
在北影节搭建起的交流平台上,来自美国电影协会、德国电影协会、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等机构的代表,通过电影展映、交流洽谈,了解到中国电影的魅力。
电影节上,全球片商往往会对国产新片进行选购。漫威、福克斯、IMAX等世界知名电影公司为中国电影提供走向全球的路径。
——多元文化叙写开放的合作新篇
开放是北影节的一大特点。不论是“天坛奖”评委会的设立,还是“北京展映”环节的影片选择,不论是高峰论坛的观点碰撞,还是电影嘉年华的推介展示,都体现了多样文化的交融互鉴。
北京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电影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徐滔说,从电影项目和资本的对接,到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再到创作与技术的交融、电影及相关产业的互动,北影节将资源聚集效应转化为产业实力,中外合作从最初的资本合作走向创意人才、资源共享等全方位的融合。
新使命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进入常态化,人们的生活逐渐回归日常,期待与北影节再聚首。
徐滔介绍,今年不设红毯的北影节选择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与观众“重逢”。通过线上展映、电视展映、影院展映、露天放映,向影迷放映300多部中外佳片。北影节还将举办多场看片会,对重大题材影片进行发布和推介。针对疫情对电影产业的重塑,80位知名影人和专家学者将探讨电影产业的新趋势、新方向。
十年前,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选片委员会主任基里尔·拉兹洛戈夫在首届北影节上说:“北京以她丰富的历史完美契合了中国举办电影盛事的初衷。近年来,中国电影艺术与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我深信在不远的将来北影节将成为世界重要的文化盛事之一。”
一场光影的盛会,让古都散发出别样的魅力。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在成为北京面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北京,正在打造影视之都的路上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