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娱乐

谭盾携交响乐版《武汉十二锣》中国首演拉开90岁上海音乐厅重开大幕

来源网络2020-09-21 23:42:32 7271

  上海9月19日电(李秋莹)9月19日,上海音乐厅建成90周年开幕音乐会顺利举行,谭盾携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青年琵琶演奏家韩妍,古筝演奏家苏畅为上海音乐厅重修开业奏响最强音,呈现上海音乐厅90年与城市、音乐与欣赏者的理念联结。

张亨伟 摄
张亨伟 摄

  音乐会上,谭盾为听众们带来了《武汉十二锣》交响乐版中国首演,这首乐曲是谭盾在疫情初为祝福武汉而创作的。回忆起创作过程,谭盾说道,“那时我正在纽约飞往比利时的飞机上准备欧洲的巡演。当我在飞机上看到疫情的相关新闻、又听见飞机引擎‘嗡嗡嗡’的声音时,我仿若听见了武汉的锣声在耳边低吟、狂啸、轰鸣……”最终,他在飞机上不眠不休创作出了这首《武汉十二锣》。

  武汉作为楚文化中心,也是中国最优质的锣、鼓、镲的制造地。“汉锣”因其直径大、质地醇的特点在世界范围内有口皆碑。选择用“锣”作为整部作品的核心、表达武汉与世界的紧密关联,也体现了谭盾作为一位音乐家的独特视角。

  谭盾表示,“武汉的大锣在世界各地的交响乐团中被用来演绎贝多芬、马勒等大师经典作品,从柏林爱乐到纽约爱乐,从荷兰皇家剧院到费城交响乐团,无一例外都是在使用武汉大锣。”

  此次演出首次以交响乐队编制呈现作品,高音歌手的精彩演唱及十二面大锣和交响乐队的协同演奏,现场十二面锣围绕着听众摆放,传达出有爱无疆、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所使用的十二面锣都是由武汉运来。

  上海音乐厅是全国第一座专业音乐厅,是上海第一座由中国建筑设计师设计的西方古典风格建筑。作为上海文化地标之一,上海音乐厅对于观众和市民朋友们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被亲切的称为上海的“城市音乐客厅”。

  谭盾与上海的缘分不浅,“我是‘嫁’到上海来的,上海对我来说,是家乡。”谭盾笑称,“我和上海音乐厅的缘分,更是由来已久。”

  1973年,少年谭盾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从湖南来到上海,找到他的“湖南老乡”——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请他指点音乐。贺绿汀指点过后,不忘叮嘱他:“离开上海前,要去上海音乐厅看一看。”

  谭盾回忆这段往事时,言语之中仍带有一丝激动。“在此之前,我对音乐厅没有任何概念。听了贺绿汀的话,我找到了上海音乐厅。门关着,我进不去,就在外面看了一眼。”

  一直到20年后的1993年,谭盾第一次走进了上海音乐厅。1993年12月18日,谭盾交响音乐会于上海音乐厅上演,“那是我去美国学习音乐后第一次回国,在上海音乐厅演出。我记得现场1000多名观众一起和声,声音传到天花板,都能感觉到美妙的颤抖。”谭盾说,“那时,上海音乐厅就像一瓶古老、醇厚的葡萄酒,让人回味不已。”

  “现在的上海音乐厅,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华丽,但走上舞台时,又觉得非常朴素。更重要的是,舞台上的声音依然清晰、温暖,而且相比以前,显得更透亮了。”

  演出前,谭盾在上海音乐厅做了很多声音方面的测试。“无论是东西方音乐、独奏或者合奏,全新修复的舞台空间,让音乐之间的对话更自然。”由于音响效果出乎意料地完美,谭盾决定“不用任何麦克风来进行演出”。他强调:“是这场演出的所有声音,包括声乐、交响合奏、独奏,都不用麦克风。”

  在演出最后一曲《天地再生:生日快乐》时,谭盾对现场听众表示,“上海音乐厅邀请我创作一首乐曲为其庆生,我认为这同时也是全人类的生日,庆祝我们都还活着。感谢大自然的包容,给了我们仍然能够在一起的机会。”(完)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刷新 快审榜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

发表评论

  • * 评论内容:
  •  

精彩评论

  • 无任何评论信息!